各鎮(街)、園區指揮部,各有關企業:
為推動工業企業把握發展機遇,加大市場開拓方面的投入,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對我市重點工業企業2020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比2019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增長進行資助,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請符合資助要求企業于2021年1月8日至2021年1月15日期間,登錄“企莞家”(http://im.dg.gov.cn)提交申報資料,紙質材料同步提交各鎮(街)、園區指揮部。
二、請鎮街(園區)指揮部初審后,將審核意見連同企業申報資料(一式三份),于2021年1月20日前公文報市工信局。
附件:東莞市重點工業企業市場開拓扶持項目申報指南
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1年1月8日
(聯系人:閆恩磊,聯系電話:22235700)
附件:
東莞市重點工業企業市場開拓扶持項目申報指南
一、申報對象(僅需符合一項)
(一)2020年市“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工業);
(二)國家、省專精特新企業(工業);
(三)2019年度工業總產值4億元(含)以上工業企業(以統計部門核實情況為準)。
二、申報條件
申報企業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資質。已在東莞市辦理工商、稅務登記,有明確的企業章程,規范的生產、技術和財務管理制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納稅,守法經營;
(二)企業行業及規模。申報企業為規上工業企業;不含水、電、燃氣等生產及供應企業。
(三)營業收入增長。申報企業2020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比2019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增長1000萬元及以上(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家具行業增長500萬元及以上)。
(四)守法經營。申報單位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違反《關于印發<關于東莞市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財政專項資金不予資助具體范圍的若干規定>的通知》(東財〔2017〕341號)和《關于東莞市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財政專項資金不予資助具體范圍的補充通知》(東財〔2018〕265號)相關限制性條款。
三、資助標準
企業符合資助條件的,按其2020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對比2019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增量,給予不超過1%的資助,每家企業最高資助300萬元。
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企業(國民經濟行業代碼13)、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制造企業(國民經濟行業代碼2438)、造紙和紙制品業(國民經濟行業代碼22),按其2020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量,給予不超過0.2%的資助,每家企業最高資助300萬元。
營業收入以稅務部門提供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銷售總額數據為準。具體資助比例,根據年度預算及企業申報情況定。企業獲得市商務局支持外資企業拓展內銷市場等同類型的以產值或營收為資助基礎的項目扶持后,對應年度的產值或營收不得重復申報本項目。
四、工作流程
(一)組織申報
鎮街(園區)指揮部組織企業登陸“企莞家”,進行網上資金申報,匯總企業紙質申報資料。
(二)鎮街初審
鎮街(園區)指揮部初審,將審核意見連同企業申報資料,公文報市指揮部及市工信局。
(三)申報資質審核
市倍增辦審核申報企業是否2020年市倍增企業(工業);市工信局審核申報企業是否國家、省專精特新企業(工業);市統計局審核申報企業是否2019年度工業總產值4億元(含)以上工業企業。
(四)項目審核
市工信局進行項目審核。
1.市稅務局協助提供企業營業收入數據。市工信局結合年度預算控制指標和項目審核情況,擬定資助計劃。
2.征求相關職能部門意見。
3.在“企莞家”進行社會公示5天。
(五)審批撥付
市指揮部工業調度組審議資金使用計劃,提交市指揮部批準同意后,市工信局將資金撥付企業。
五、申報資料
(一)市重點工業企業市場開拓扶持項目申請表(附件1);
(二)項目責任承諾書(須法人代表簽字和蓋公章)(附件2);
(三)企業營業執照、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
(四)2019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五)2020年度財務報表;
(六)2019、2020年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七)企業向統計部門報送的2019年和2020年統計報表;
(八)企業在市場開拓方面的經驗做法及成效說明。
六、資金用途
資助資金,用于支持企業市場開拓方面的投入,包括廣告宣傳投入、渠道開拓、產品發布、人員激勵等,以減輕企業市場開拓成本。
七、監督檢查
(一)資金的監督管理、績效評價、信息公開及責任追究等按照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務管理辦法、績效評價、責任追究等辦法規定執行。部門需落實資金項目的監督檢查,跟進企業發展情況。
(二)項目申報單位須對報送材料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責。項目申報單位如存在提供虛假資料或憑證騙取財政資助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及市級財政專項資金有關文件規定進行處理。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受資助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嚴格執行財務規章制度和會計核算辦法,妥善整理、保管財務及成果方面的原始憑證資料,并自覺接受工信、財政、審計、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及時提供完整、真實的數據信息及資料。配合經濟運行監測工作,主動報送運營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