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有關單位,各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
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實施2021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的通知》(粵科函資字﹝2020﹞992號)、《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實施2021年省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的通知》(粵科函資字〔2020〕983號)、《廣東省財政廳關于下達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的通知》(粵財科教〔2021〕37號)、《廣東省財政廳關于下達廣東省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的通知》(粵財科教〔2021〕3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決定組織開展2021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申報工作。現就有關申報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省委“1+1+9”重點工作部署,結合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安排和“5311”綠色產業體系創新發展需求,注重績效目標導向,有效推動我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特色優勢產業創新發展。
二、申報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須為梅州市境內注冊的創新主體,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企業以及其他事業單位和行業組織等。
2.項目申報單位應具備相應的研發能力,應具有完成項目實施的工作基礎與條件;在相關領域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有健全的科研管理、知識產權管理和財務管理制度。
3. 項目申報單位為企業的其自籌經費不得少于項目總投入的50%。
4. 項目單位的網上申報材料與紙質申報材料所列內容和指標應與后續簽訂項目合同書相一致。當實際立項經費少于申報計劃經費時,項目申報單位為企業法人的,應以自籌方式補齊未足額批準的資金缺口,保證項目總投入經費不變。項目一經立項,無正當理由原則上不予修改調整合同書的內容。
5.同一家企業和項目負責人只能申報一個專題項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報單位或項目負責人,申報項目不予受理:
1.申報單位已承擔在研省、市科技計劃項目2項以上(含2項)或項目逾期1年未結題驗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除外);
2.項目負責人(指項目組成員中第一帶頭人)已承擔在研項目的;
3. 申報單位或項目負責人有不良信用記錄及在各級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檢查過程中發現重大違規行為的;
4. 申報材料要件不齊全、不完整的。
三、申報方式
1. 項目組織申報和實施由市、縣科技主管部門負責;
2.所有申報項目須在梅州市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http://pro.sti.gd.cn/mz)進行申報,經縣、市科技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后,按屬地管理原則隨文(含匯總表附件4)統一提交紙質申報材料(一式三份);
3. 市直單位項目由主管單位審核后出具正式申報文件直接報送市科技局。
四、申報材料
1. 梅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
2.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3. 企業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
4.合作協議書(聯合申報的項目需提供);
5.項目真實性承諾函;
6.申報單位在“信用中國”(https://www.creditchina.gov.cn)下載打印的《信用信息報告》;
7. 其他材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市級以上研發平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資質證書及有代表性的獲獎榮譽證書等)。
五、申報時間
1. 項目網上申報時間為6月10日至30日;
2. 各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7月5日18:00時,逾期不予受理;
3. 市科技局網上審核截止時間為7月20日18:00時。
六、其他事項
1.各專題的項目資金安排可視項目申報實際情況進行調劑使用;
2.市科技局組織對申報項目進行審查、評審,評審結果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后,報省科技廳備案實施;
3. 項目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管理,嚴格執行財務規章制度和會計核算辦法,自覺接受財政、審計、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
4.各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保障項目資金使用安全、規范、有效;
5.市科技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可采取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梅州市科學技術局綜合規劃科傅佳(科技創新戰略專項)、社會發展科技科周益鋌(鄉村振興戰略專項)
聯系電話: 0753—2243914、2253412
聯系地址:梅州市梅江區江南梅龍西路3號
郵政編碼:514021
市陽光政務平臺技術支持:古士淵 0753—2248477
附件:1. 2021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申報指南
2. 2021年省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申報指南
3. 項目真實性承諾函
4.匯總表
梅州市科學技術局
2021年6月7日
附件1:
2021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申報指南
圍繞“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及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高新區創新能力建設、提升地市科技服務能力”三大任務清單,結合今年我市重點科技工作安排,提出2021年省創新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申報指南如下:
一、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及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不斷提升企業技術研發和創新組織能力;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不斷完善孵化育成體系。
項目專題一(編號:2021A0101):圍繞銅箔—印制電路板產業發展的技術需求,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支持高性能極薄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生產制備關鍵技術攻關;支持全微波高階高密度印制電路制造技術攻關;支持5G通訊基站精密印制電路板關鍵技術開發。
支持對象:建有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的銅箔—印制電路板行業龍頭企業。
支持方式: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3個項目,資助強度為100萬元/項,共計300萬元;完成時限2年內。
項目專題二(編號:2021A0102):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斷提升企業技術研發能力,創新發展。
支持對象:建有市級及以上研發平臺的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
支持方式: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10個項目,資助強度為30萬元/項,共計300萬元;完成時限2年內。
項目專題三(編號:2021A0103):支持道路交通安全創新產品應用示范。
支持對象:道路交通安全產品研發生產企業。
支持方式:非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1個項目,資助強度為50萬元/項,完成時限1年內。
二、高新區創新能力建設。支持2020年度新認定省級高新區圍繞做強做大主導產業,以補充和完善高端創新資源為目標,引進重大科技平臺、創新項目和創新人才等創新資源,加快補齊科技創新短板。支持高新區內企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項目專題一(編號:2021A0104):支持高新區稀土新材料龍頭企業引進高端創新資源建設南方離子型稀土開發與應用技術創新平臺。
支持對象:2020年度新認定省級高新區主導產業龍頭企業。
支持方式:非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1個項目,資助強度為300萬元/項,完成時限3年內。
項目專題二(編號:2021A0105):支持高新區現代農業、生物醫藥領域龍頭企業引進高端創新資源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
支持對象:2020年度新認定省級高新區主導產業龍頭企業。
支持方式:非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1個項目,資助強度為200萬元/項,完成時限3年內。
項目專題三(編號:2021A0106):支持新認定省級高新區園區服務機構服務能力提升。
支持對象:2020年度新認定省級高新區園區服務機構。
支持方式:非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1個項目,資助強度為50萬元/項,完成時限2年內。
項目專題四(編號:2021A0107):支持梅州高新區加大創建國家高新區“以升促建”工作力度,提升園區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支持對象:梅州高新區園區內企業。
支持方式: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4個項目,資助強度為50萬元/項,共計200萬元;完成時限2年內。
三、提升地市科技服務能力。圍繞地方科技服務能力體系建設,推動科技服務機構能力提升,不斷提升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和科技服務機構的能力和水平。
項目專題一(編號:2021A0108):支持市內主流媒體圍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群眾性常年科普宣傳活動。
支持對象:市內主流媒體。
支持方式:非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1個項目,資助強度為50萬元/項,完成時限1年內。
項目專題二(編號:2021A0109):支持第二屆葉劍英基金科技進步獎評審活動。
支持對象:葉劍英基金科技進步獎評獎服務機構。
支持方式:非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1個項目,資助強度為25萬元/項,完成時限1年內。
項目專題三(編號:2021A0110):提升各縣(市、區)科技部門服務體系建設。圍繞地方科技服務能力體系建設,推動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服務機構能力提升,做好地方科技戰略研究、科技創新統計和監測、科技管理服務培訓等工作,提升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和科技服務機構的能力與水平。
支持對象: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或公益性科技服務機構。
支持方式:非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9個項目,資助強度為10—20萬元/項,共計110萬元;完成時限1年內。
附件2:2021年省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申報指南
圍繞“科技支撐市縣創新能力提升、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與能力提升、農業農村新動能培育”三大任務清單,結合今年我市重點科技工作安排,提出我市2021年省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申報指南如下:
一、科技支撐市縣創新能力提升。支持專業鎮規劃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集聚區,依托協同創新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支撐主要產業或優勢產業創新,培育發展新業態;支持“星創天地”服務能力提升,完善平臺服務功能,營造政策和創新服務環境,培育農業創新創業團隊;支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能力建設和開展自然科普活動,增強中小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認知與學習能力,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項目專題一(編號:2021A0301):支持專業鎮主要特色優勢產業創新項目。
支持對象:專業鎮轄區內建有市級及以上研發平臺的特色優勢產業骨干企業。
支持方式: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3個項目,資助強度30萬元/項,共計90萬元;完成時限2年內。
項目專題二(編號:2021A0302):支持“星創天地”平臺服務能力提升;支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營)基地開展農業科普類研學實踐活動。
支持對象:2018—2020年申報國家或省級“星創天地”并獲批備案的運營機構(已獲“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資金支持的除外);已認定的市級及以上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營)基地。
支持方式: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4個項目,資助強度 20—30萬元/項,共計90萬元;完成時限1年內。
二、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與能力提升。支持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主導產業企業開展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引領與產業集聚總體水平,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加快推進我市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項目專題一(編號:2021A0303):支持省農業科技園區主導產業企業和服務機構開展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支持對象:省科技廳認定的第五、六批省農業科技園區主導產業企業和服務機構(已列入國家及省相關專項經費支持且在實施期的除外)
支持方式: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2個項目,資助強度為50萬元/項,共計100萬元;完成時限3年內。
三、農業農村新動能培育。支持建立農村科技特派員隊伍,引導農村科技特派員將服務環節從產前、產中延伸至產后,實現產銷對接,科技服務全鏈條覆蓋;支持我市金柚、茶葉、臍橙、蔬菜、水稻、油茶、南藥、荔枝、花卉及畜禽養殖等特色農品開展農業共性技術研究與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項目專題一(編號:2021A0304):支持農村科技特派員服務農業產業。
支持對象:本市農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引進省內外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農村科技特派員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項目(企業或特派員團隊負責人已獲國家、省、市農村科技特派員專項支持且在實施期內的除外)。
支持方式: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31個項目,資助強度10萬元/項,共計310萬元;完成時限2年內。
項目專題二(編號:2021A0305):支持開展農業農村產業發展、病蟲害防治、環境保護等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研究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面積百畝以上的農村撂荒地開發利用。
支持對象:市內農業龍頭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鼓勵企業聯合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共同申報。
支持方式:競爭性,事前資助。
擬安排10個項目,資助強度30萬元/項,共計300萬元;完成時限2年內。
附件3:項目真實性承諾函
附件4:匯總表
填報單位(蓋章): 填報日期: 年 月 日
注:此表由各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或市直單位項目主管單位負責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