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1-202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部署,根據《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粵府〔2021〕45 號)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目標
圍繞珠海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總體布局,力爭到2023年,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數字化轉型,培育100家工業互聯網產業標桿企業和50個具有行業先導性的5G應用場景,建設1個工業互聯網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推動超過76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全市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活躍,支撐能力明顯增強,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初步形成涵蓋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解決方案、新一代網絡設備、工業軟件、工控系統與傳感器、安全設備與產品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在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石油化工等重點行業形成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應用標桿。
到2025年,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推動超過126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生態基本形成,重點產業園區和工業聚集區基于互聯互通的先進制造能力、基于數據驅動的創新發展能力和基于組織協同的資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
二、重點方向
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設備五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和智能家電優勢傳統產業集群的“5+1”產業格局,以行業龍頭骨干企業、中小型制造企業、產業園和產業集聚區、產業鏈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為切入點,夯實工業軟件、智能硬件及裝備、平臺、網絡、安全等基礎支撐,以應用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培育壯大新模式新業態。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
1.加快5G網絡規劃建設。落實支持5G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切實解決當前5G建設面臨的用址、用電等問題,對完成省市下達的5G基站建設任務的電信運營商每年給予不超過2000萬元的財政資金獎勵,鼓勵電信運營企業加快5G、物聯網、千兆光網等新型網絡規模化部署。深化“5G+”融合發展,加快典型應用場景推廣,每年支持一批垂直行業5G創新應用項目,給予財政資金補助。(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建辦、各區(功能區)、珠海電信、珠海移動、珠海聯通、珠海廣電)
2.支持工業園區、產業聚集區數字化改造。將網絡部署、公共云平臺建設、數據采集和傳輸系統部署等,納入新建產業園區建設要求,鼓勵各區按照數字化園區建設標準對已建產業園區升級改造。支持園區完善 5G 網絡覆蓋,重點支持提供 5G 覆蓋用地、用址、用電等配套條件的園區,對完成 5G 網絡全覆蓋的園區給予財政資金補助,推動工業園區整體數字化轉型。鼓勵電信運營商建設高質量5G專網、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數字化基礎設施,提高網絡覆蓋率和覆蓋深度,在智慧產業園、珠海三溪科創小鎮、新青工業園、富山工業園等產業聚集區推動5G、NB-IoT(窄帶物聯網)、SDN(軟件定義網絡)等新一代網絡通信技術應用部署和推廣應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建辦、各區(功能區))
3.支持重點領域企業內部網改造升級。推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設備和智能家電“5+1”現代化產業領域重點企業進行內部網絡IP(互聯網協議)化、光網化、無線化、扁平化和柔性化改造。加快TSN(時間敏感網絡)交換機、工業互聯網網關等新技術關鍵設備應用推廣,開展IPv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設備、軟件和解決方案應用部署。鼓勵電信運營商創新5G商業模式,制定面向工業應用的5G資費減免政策,降低工業企業內外網改造和使用成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功能區)、珠海電信、珠海移動、珠海聯通)
(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4.打造特色產業數字化轉型集群。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設備五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和智能家電優勢傳統產業集群的“5+1”產業集群作為我市數字化轉型及賦能的重點方向,推動產業集群所在區政府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商合作建設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集群。加快集群企業提升制造資源共享和產業協同水平,促進集群企業整體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在家用電器、打印耗材、生物醫藥、印刷電路板等行業打造1-2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功能區))
5.打造龍頭骨干企業數字化轉型應用標桿示范。聚焦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5G全連接工廠等方向,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建設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項目。利用省市工業互聯網專項資金,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聯合工業互聯網平臺商、電信運營商和服務商,打造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5G+工業互聯網標桿和產業鏈數字化協同標桿項目。支持骨干企業提升設備聯網與數據采集能力、數據集成應用能力,發展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和服務化轉型等制造業新模式,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和通用解決方案。鼓勵龍頭企業與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深化合作,建設家用電器、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電力設備等面向特定行業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并在行業內推廣,拓展網絡化標識覆蓋范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功能區))
6.支持中小型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使用公有云平臺提供的計算、存儲、數據庫等信息基礎設施,推動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工業設備服務等業務領域“上云上平臺”,實現生產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降本提質增效。鼓勵各區通過財政資金補助、購買服務等方式,出臺配套政策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推進5G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應用,重點在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超高清視頻、智慧安防、智慧能源、遠程醫療等領域中認定一批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5G新服務、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示范項目,給予財政資金補助。(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功能區))
(三)強化關鍵技術支撐
7.支持工業軟件研發及應用推廣。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基地建設,支持基于自主軟硬件環境核心工業軟件和行業基礎軟件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安全可控的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對項目研發及產業化給予一定的財政資金補助。支持制造業企業應用安全可控的工業軟件、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支持制造業企業基于國產操作系統和芯片的云搭建和遷移應用,給予一定的財政資金補助。支持工業軟件技術攻關、工具研發、測試認證平臺建設,給予財政資金補助。(市科創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功能區))
8.發展智能硬件及裝備。針對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環節短板,突破一批基礎零部件和裝置。加快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帶動通用、專用智能制造裝備迭代升級。加快高性能網絡設備、工業芯片與智能模塊、工業互聯網網關、智能傳感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工業互聯網軟硬件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和產品。對國產自主可控工業級芯片、高端電子元器件、高端模組的研發及應用推廣,給予財政資金補助。(市科創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功能區))
9.培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電力能源、家用電器等優勢行業,打造軟硬兼備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征集培育一批以工業互聯網集成方案、咨詢服務、數據服務等為主要業務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增強5G、人工智能、區塊鏈、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重點工業領域的支撐能力,強化設計、生產、運維、管理等全流程數字化功能集成。定期舉辦全市各行業領域制造業企業、工業互聯網企業、咨詢企業間的交流互動和精準對接等活動,重點推介入選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以及特色型、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功能區))
(四)強化安全保障
10.建設數字化安全體系。依托信息安全測評公共服務平臺、行業協會,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自查指導、技術咨詢及培訓服務,對工業控制系統的網絡安全、平臺安全、數據安全、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等開展評估和抽查,引導企業落實安全防護主體責任,建立完善技術防護體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網絡安全產業供給,支持中小型制造企業“安全上云”。選取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電力、燃氣、鋼鐵和石化等重點行業典型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試點示范應用。建立健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檢查工作機制,市區聯動開展重點行業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檢查、風險評估等,指導企業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功能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
落實促進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5G建設、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等系列政策措施,整合各類資源,統籌現有相關專項資金,大力支持工業互聯網示范推廣與技術服務,工業軟件關鍵技術開發應用以及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等重點領域,支持工控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推動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項目、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項目入庫建設。本工作方案工作措施按照《珠海市促進5G網絡建設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市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相關政策及其實施細則執行。
(二)完善人才體系
印發《珠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人才建設工作方案》,積極開展制造業人才服務工作。組織工業互聯網相關技術、管理人員技能培訓,提升我市工業互聯網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加強制造業企業引才服務工作,搭建企業引才平臺,不斷壯大制造業數字化領域人才總量。建立人才庫和專家庫,搭建行業組織、專家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平臺。
(三)加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
強化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加大精準扶持力度,引導社會資金積極投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在境內外各層次資本市場開展股權融資。引導融資性擔保機構和融資租賃公司聚焦工業互聯網發展,為相關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及租賃服務。大幅擴大市“四位一體”融資平臺資金池,將“專精特新”企業納入“四位一體”融資平臺進行利息補貼和貸款風險分擔,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升對工業企業數字化升級的貸款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