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源城區科學技術局、江東新區經濟促進局,市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我市農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我市農業企業自主科技創新能力,依據《河源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認定管理辦法》(河科〔2016〕81號),現就申報2021年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農創中心”)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對象及條件
申報對象為河源市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涉農高校或科研院所。鼓勵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各單位的科技資源優勢,互補共享,聯合共建。企業已組建市級(含)以上工程中心或農創中心的不能重復申報;涉農高校或科研院所在同一技術領域已組建有農創中心的不能重復申報,且當年只能申報組建1家。在滿足《河源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認定管理辦法》申報條件的基礎上,同時滿足如下條件:
(一)單位規模。企業經營和運行狀況良好,具有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原則上不低于300萬元,上一年度研發經費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3%,或不少于10萬元。
(二)科研條件。依托單位具有較好的研發基礎條件,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實驗基地,有必要的研發、生產及檢測設備,設備原值不低于30萬元。
(三)科研成果。依托單位在本領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具有較強的成果應用示范和轉化能力,擁有1項以上專利、軟件著作權、技術標準等自主知識產權。
(四)人才隊伍。依托單位申請組建的農創中心應配備管理負責人和技術帶頭人,專職科研人員不少于1人,擁有本科(含)以上學歷或中級(含)以上職稱人員不低于科研總人數的30%。
(五)管理機制。依托單位原則上已建有內部研發機構并正常運行,且有完善的管理架構和運行管理機制,有健全的內部研發體系和人才激勵、知識產權管理等制度。
二、申報材料
(一)《河源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組建申請書》,并附《農創中心可行性報告》;
(二)企業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
(三)依托單位上年度財務報表或審計報告(含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四)知識產權材料:知識產權證書、軟件著作權、技術標準等;
(五)科技成果轉化證明材料:成果來源可從知識產權、項目立項證明等方面提供證明材料;轉化結果可從新產品、或新技術推廣應用證明、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等方面提供材料;
(六)研究開發活動證明材料:科技項目立項證明、企業自立研發項目證明以及其他證明材料等;
(七)農創中心專職研發人員學歷、職稱證明材料;
(八)產學研合作證明材料。
書面申請材料須和網上申請材料一致。以上申報材料一式3份統一膠裝,書脊格式為“2021年市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申報單位”。
三、申報程序
符合條件的單位自由申報,經專家評審后,擇優認定。
(一)網上注冊登記。
首次申報的單位可登錄河源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云平臺(www.hysti.gd.cn),同時注冊單位和個人賬號,完善單位和個人信息,并在單位賬號中為個人賬號設置"單位管理員角色”后進行申報。已注冊的單位繼續使用原有賬號進行申報和管理。
(二)申報。
各單位和申報人注冊后即可通過網絡提交申請書及相關材料,并在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后打印書面申報書一式3份(含通過系統上傳的所有附件)送交所屬縣(區)科技主管部門,由縣(區)科技主管部門匯總審核后統一交市科技局。
(三)審核推薦。
縣(區)科技主管部門在河源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云平臺對認定申請擇優推薦。
四、申報時間
申報單位網上申報及提交截止時間為2021年11月15日下午17:00,各縣(區)科技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21年11月19日下午17:00。
各縣(區)科技部門報送推薦匯總表,連同書面申報材料于2021年11月22日下午17:00前報送市科技局社農科。
五、聯系方式
具體業務聯系:伍文彬 袁儀珈 0762-3885528
平臺技術支持:葉江濤 邱文虎 0762-3883403
附件:《河源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認定管理辦法》河科〔2016〕81號).pdf
河源市科學技術局
2021年10月20日